学生害怕写作文在中国是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以前我一直有所耳闻,也有一些基本的看法。不过,直到儿子长大到该写作文的年龄,才从他的经历中发现了孩子们怕写作文的真正根源。
我原以为孩子们是从写作文的第一天起就有着天然的恐惧心理,所以,当儿子某天向我宣布,老师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时,我怀着救难般的心理对他说,“我来帮你写。”不料儿子以自信且十分不屑的态度拒绝了我:“不用!我会写。”儿子的写作速度之快让我甚感惊呀,尤其令我自叹不如的是,他不写草稿,也没有停顿,可谓一气呵成。再看他的习作,文字通顺,内容充实,标点正确,没有语病。我得承认,当年我在儿子这个年龄,作文是写不到这个程度的。由此,我很庆幸自己有个不怕写作文而又能写好作文的孩子,使我免受了其他家长帮孩子写作文之苦。
然而,很快我就发现,儿子写作文的自信逐渐在消逝,他的作文尽管在我看来很合格,但并不被老师所欣赏。老师喜欢的作文不仅长,而且堆满了形容词,多是由家长帮忙写出来的。儿子一心要以这样的作文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于是写作文的速度越来越慢,畏难情绪也越来越大,没过多久,这个曾经是不怕写作文的孩子也最终迈入了怕写作文的行列。
作文令孩子们望而却步的一大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求完美、高要求远远超乎了孩子的年龄,并由此导致了孩子们不得不借助家长的帮助,这种对家长的依赖性因老师肯定了相应的作文而受到了事实上的鼓励,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难以提高。
写作要有良好的文风:言之有物,文字简朴。毫无疑问,朴实无华的文风应是中小学生首选的文风,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如何用常用词汇确切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而不是用华丽的词汇修饰点缀字句篇章。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界一直存在着追求华而不实文风的倾向,从语文课本的选材和作文的评价标准中都不难看出这一倾向。重文字的浮华外表必然导致轻文字的实际内涵,由此不仅培养了学生不良的文风,而且促成了低俗的审美观,同时也从文字上构成了孩子们写作的障碍。
作文的教学要改革,关键在教师。因为改变传统的作文观和作文的评价标准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文字审美观有问题,孩子们在作文方面的误导则是必然的。
学生们写作文最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感到没东西可写,对此,教师们往往认为这是由于生活内容贫乏、观察力不足造成的。然而,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出自作文选题和作文要求上的缺陷。作文的题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面对这类作文题便总也发不出老师要求的感慨来。教师对作文最普遍的要求则是写得生动、感人,即总是希望学生们能写出不平凡的作文来,其中包含着不平凡的经历和不平凡的感觉。这种追求“卓越不凡”的倾向,迫使学生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得不刻意寻找乃至塑造、编造不凡。
我们的作文题目往往没有选择余地,一旦所要求写的内容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不符,写作文就必然变成了编作文。98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关于如何面对挫折,教师们认为,众多学生以父母双亡来编作文实属恶劣,可是对于没经历过大挫折的孩子们来说,要把作文写得精彩,要打动判卷老师的心,即使不向父母“开刀问斩”,也还是要编其它精彩的、不平凡的故事才能闯过考试大关。有人认为,学生们只会编雷同的故事,说明现在的学生想象力太贫乏。其实,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作文题目本身限定了想象的空间。限于目前既定且单一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模式,诸如战胜挫折这类的题目,无论是论理、论据还是写作结构都没有多少选择、变化的余地,面对这样的作文题,即使是文字能力强的学生也很难写出灵气来,而写作的模式化则成了必然且唯一的出路。同样,限于既定的政治观念、道德标准,在面对政治、伦理色彩浓厚的作文题时,学生们将不得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话、空话、套话。
在平时的作文讲评中,教师们更多的是强调作文的整体结构如何美满,词语如何动人,思想境界如何高超,却并不在意学生的表述是否真实。这种对作文最终结果的刻意追求和对作文写作过程的相对忽视,实际上是鼓励了孩子们信口编作文,只是老师们没有想到学生们“编”的能力会如此惊人,居然编到了父母双亡的残酷程度。以父母双亡来编作文也许是把作文编到极致的地步,但却是当今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必然结果。孩子们要靠“抄”来写作文,是因为在文字结构乃至内容上都难以达到老师的要求;孩子们要靠“编”来写作文,是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并没有包含老师要求写的内容。
作文对于孩子们来说为什么这么可怕,是因为我们的学校在作文这根扁担上压上了许多超出孩子认知能力的额外负担,其中之一就是政治负担。主题先行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普遍要求,而作为被要求的主题多是高大全的思想境界、规范的行为准则、模式化的价值标准,这些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往往是缺乏基本认识,缺乏切身体会。从孩子们的年龄和实际生活范围来看,这些主题化的内容是远离他们生活世界的内容,要他们围绕这样的主题来写作文,当然就不可能是件轻松的事情。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作文题目乃至高考的作文题目往往包含了过多的政治含义,于是政治表述的难度就构成了作文不必要的难度。一旦作文背负了过重的政治负担,便使作文偏离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导方向。语文教学的政治化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政治的干扰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不仅使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而且使他们难以具备足够的文字审美能力。我们不难想象,让孩子们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语言、成人的价值观、成人的审美观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来写作文,这作文对于孩子们来说能不可怕吗?
从我国教师对作文的普遍要求来看,俨然是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为政治学家、伦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个擅长写抒情散文的文学家。然而,中小学生语文写作练习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普通的公民学会使用文字这种语言工具,来流畅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各种真实的所思所感所为。
在我国学校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把文字写作看作是脱离生活的、高高在上的一种需要高攀乃至高不可攀的错误认识。其结果,作文不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用限定的语言来描述模式化的生活,以及表述模式化的思想内容。目前中小学作文的误区是,好作文的标准是与模式化的范文看齐,而不是写出个性。在此,学生们写作是为了模仿别人以达到某种固定的要求。显然,这样的作文训练,只是培养了学生表达别人的思想意识的写作能力,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心绪的写作能力。
作文令孩子们害怕是因为作文的限制太多,价值观的限制、篇章结构的限制、语言文字的限制等等,这使孩子们在写作时犹如被捆住手脚的囚徒。作文练习的首要前提应是激发孩子们的写作欲、表达欲,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却是以成人世界的种种规范消灭了孩子们原有的文字表达欲和写作兴趣。作文要求的程式化、成人化,则使孩子们丧失了写作的自由空间。各种限定的存在,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考虑很多问题,包括老师的看法、成人的看法、社会的看法,却偏偏没有学生自己的看法。孩子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兴趣,如果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自己生活里的事情,作文就一定是有趣的而不是可怕的。作文之难写,最根本的是难在不是写自己,而当不是写自己的想法、看法,不是写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不是用自己的习惯语言来表达时,这样的作文恐怕对谁来说都是难而又难的大难事。
学生们普遍害怕作文,说明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个别教师的教法问题,而是我国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要让孩子们不怕作文,我们需要改革的内容很多:作文的倾向要文学化,不要强行加入模式化的价值观;文字审美观要多元化,应鼓励语言表达形式的个性特征;作文评价的标准要层次化、阶段化,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作文的内容安排要生活化、趣味化、知识化,以便激起学生的写作欲、表达欲。另外,命题作文要给学生多种选择,无论是平时的学校作文还是高考作文,要有多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以便从内容上给学生留有较宽的写作余地。不难想象,如果教师们能把作文像说话一样看待,让孩子们轻松自由地写他们自己想说的话,并能做到多鼓励、少挑剔,那么孩子们也就不会害怕写作文了。
总之,作文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老师为中心,作文的语言应当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而不是成人的语言,作文表达的价值观应是孩子们自己的观点,尽管不成熟却是多视角、多维度的,而不是成人限定的单一价值观。作文的内容应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成人感兴趣的内容。